4月27日召开的黑龙江省工商联十届四次执委会议上,来自全省各地的企业家们达成共识:新形势下,全省非公经济领域要主动作为,积极转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据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洪袁舒介绍,虽然去年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民营企业积极应对、艰苦努力,继续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2014年,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416.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49.3%,同比增长6.1%;实现税收862.5亿元,占全省税收39.1%,同比增长4.4%;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6068.8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3%,同比下降2.1%;民营进出口总额210.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54%,同比增长7.6%。
洪袁舒认为,目前,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国家和黑龙江省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仍未完全落实到位。在财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缺少直接融资手段,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三是去年以来,黑龙江省通过取消、停征、合并部分行政事业性涉企收费项目和降低收费标准,较大幅度减轻了企业负担,但搭车收费、变相收费等问题仍然存在。
四是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和黑龙江省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据了解,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出现放缓的局面,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仅为5.6%,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好于去年同期的5个省份中,黑龙江经济增速虽然排名依旧靠后,一季度工业增速只有0.2%,但相对于辽宁下降5.9%的状况,全省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已经显现。
据现代中俄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宋魁介绍,在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阵痛加剧、挖掘释放发展潜力势在必行的关键阶段。
“从自身的比较优势看,黑龙江还是存在着发展的潜力和机遇的。”首先,黑龙江省已牢固确立全国第一粮食大省重要地位,为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涉农服务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途径。目前,绿色食品生产及营销、食品加工业、畜牧业和涉农金融业都显示出很好发展势头。
其次,黑龙江省森林、江河、湿地、冰雪等丰富自然资源形成了突出的生态化优势,这种优势在全国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将愈加明显,为引入外部需求发展旅游、健康养老服务业创造了独特条件;结合对俄交流历史文化传统,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更具潜力;三产中的商贸流通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等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在资源开发及深加工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全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4种,占全国的37.1%。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55种,但1:50000地质矿产调查勘探水平与全国平均30%和有的矿产资源大省达到80%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大勘查力度将会亮出更多的矿产资源,达到投资者进行市场开发的要求。以此为基础,发展石化、煤化、矿产资源深加工和粮食、木材等资源深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另外,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具有重要优势。对俄合作已拓展到农业、林业、矿产资源、能源、旅游、科技、文化等领域,国务院已确定哈尔滨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这不仅可以解决黑龙江省资源类产品补充供给的问题,还可借助俄方积极推动远东开发开放机遇,吸引国内外各种要素通过黑龙江省参与俄远东开发开放,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与日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开放与合作。
同时,推进创新驱动方面有很大潜力。黑龙江是科教人才大省,具有较强的科技综合实力,为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各类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针对发展问题,洪袁舒也认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工商联要认真学习中央和省里关于深化改革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民营经济存在问题和企业家诉求,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
执委会上,与会企业家普遍认为,虽然目前黑龙江省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空间。同时,在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为企业减负松绑,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尤其是对于近期李克强总理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现场“督阵”东北经济的举动,黑龙江省的民营企业家普遍感觉是“看到了新希望”。多数企业家认为,目前,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委赴东北三省,开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拟研究制定促进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将给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