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切换
新闻
佳木斯就业局发挥园区引领示范作用助推全民创业创新发展
2015
02/01
16:32

 近年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始终坚持把创业服务作为推动全民创业和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服务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特别是2012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后,把强化创业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四级创业服务体系,形成了组织领导到位、服务体系健全、扶持政策完善的创业服务新格局。2014年全面推进实施了以大学生千人创业巡讲、千人创业指导、千人创业扶持、万人创业培训为重点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全市实现大学生成功创业1627人,带动就业4928人。同时,以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功能为重点,强力推进市创业孵化园区建设,构建了多元化的创业孵化平台,较好地发挥了园区国家级创业示范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目前,园区占地总面积达到1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8户,累计孵化企业96户,孵化成功企业46户,孵化成功率达到96%。

一、软硬互补,构建园区创业服务新优势

园区发展的关键是服务工作的好坏,我们坚持服务至上的理念,一方面抓好以创新方式、拓展内容为重点的创业软服务,另一方面抓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园区硬服务,通过软服务创特色,硬服务创一流,构建园区发展新优势,推动园区新发展。

一是拓展服务内容,实施“一条龙”+“多样化”的延伸服务。我市在对入园企业开展创业资金扶持、优惠政策落实、精品项目推介、培训技能提升等“一条龙”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服务内容,将人力资源事务代理、科技支持、劳动关系协调、企业宣传推广等工作一并纳入服务范畴,园区企业需求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和满足什么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姜涛靠园区推介的创业项目成功创办了佳木斯黑龙玉石加工厂,目前,企业安置就业30多人,年产值500多万元,企业生产的黑龙玉石系列精品分别获得2013年全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年会、2014年第九届哈尔滨文博会金、银大奖。入园企业在优惠政策落实上,由“一免两补”(免厂地使用费,给予培训和社会保险补贴)扩大到“两免三补”(免厂地使用费,减免部分水电费,给予培训、社会保险和见习补贴)。在资金扶持上,对入园企业实行全程扶持。在初始创业、企业发展和成熟壮大阶段,分别给予小额贷款、创业周转金和创业发展资金扶持。同时,建立园区创业联保互助资金联盟,吸收34家联保互助单位资金1200万元,按需联保发放,最高额度为50万元。几年来,我市共为各类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入园企业提供各类扶持资金3800多万元,减免各种费用1100多万元,发放各种就业专项补贴1500多万元,提供人事代理、政策咨询、项目推介等各类创业服务3000多人次,解决技术、场地、设备等难题近300件。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实施“多样化”+“优质化”的全程服务。组织大专院校专家学者、行政职能部门和创业成功人士组成创业专家志愿团,通过门诊式、会诊式、结对子、进企业等形式为入园企业提供创业服务。开通了园区创业企业服务热线,对园区企业在开业策划、项目论证、市场分析、产品销售、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提供咨询、指导和跟踪服务。佳木斯市聚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入园初期,由于所生产的塑料产品降解时间长,急需更新换代,园区组织创业专家指导团成员多次主动上门帮助攻克难关,解决了技术难题,使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环保塑料制品加工企业。佳木斯华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入驻园区一家生产净水器的企业,我们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成功进驻大商集团佳木斯市所有销售网点,销售前景非常可观。还帮助佳木斯富林木制品厂成功进驻了沃尔玛连锁超市,企业生产的小牙签做出了大产业。目前,企业安置就业200多人,产品销售份额占东北市场的80%。

三是强化硬件建设,实施“保姆式” +“公寓式”的贴心服务。从强化园区管理、服务入手,专门成立了市创业孵化园区管理中心,并将中心与市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合署办公,变业务指导为直接管理服务。园区对企业入园到孵化成功与市场零距离对接,再到后续服务的整个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建立了入园申报审批、全程孵化监督、对接跟踪服务等一整套运行机制。在企业入园筛选上,重点审核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具有发展前景、是否符合环保标准等相关指标;在孵化服务上,重点加大政策落实、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工作力度;在孵化出园上,重点考核企业的市场生存力、发展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从完善后勤保障机制入手,集中财力、物力进行水、电、热、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建筑面积2980平方米的后勤服务中心,公共食堂、活动室、会议室和超市等一应俱全。从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入手,设立了园区景观湖、杏花园等员工休闲娱乐区,园区绿化率达到45%,既体现了自然、生态、人文的和谐统一,又展示了园区的独特魅力。园区大学生创业专区不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研发场地,同时还提供网络、通讯、电脑、住宿、办公设施等多项免费服务,专门为专区配备了保洁员,以“保姆式”、“公寓式”的体贴服务促进专区发展。为丰富园区企业文化,入园企业每年都举办大型企业联谊会和团拜会,让企业职工充分感受到了家的氛围和家的温暖。

二、内外并举,创建园区创业孵化新模式

多元发展是园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坚持创新服务的理念,一方面注重面向园区的内在人本服务,另一方面寻求多方合作,借助外力、内外并举,打造多园联动、合作共赢的创业孵化新模式。

一是推动园校合作。积极为园区与高校搭建合作平台,集聚佳木斯大学、佳木斯职教集团师资资源、闲置场地资源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资源,促进园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互补和交流合作,在佳木斯大学成立了全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共推介大学生精品创业项目100个、开展创业政策咨询服务5300多人次、开展创业专家指导3200多人次;推动园区企业与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提升合作,通过开展培训交流活动,既弥补了培训机构个体专业设置单一、培训师资不足、培训场地有限等问题,又扩大了培训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园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合作,有6项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在园区得到转化应用。

二是推动园企联动。针对园区企业人才短缺、人员流动大和招工难等问题,成立了园区企业用工联盟,通过企业间岗位互通,缓解园区企业招工难和求职难,推动园区与企业间的联动共赢。依托佳木斯创业就业网开辟了园区企业招聘、企业文化展示和产品推介等专栏;将园区企业吸纳为市就业创业促进会会员,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互访拉练等活动。佳木斯众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内一家制造LED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型企业,产品质量优良,但由于企业客户少,一时销售不畅,经营出现困难,市就业创业促进会发挥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企业进入了俄罗斯远东市场,企业在短期内走出了困境。

三是推动园政服务。我们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园区发展中的助推作用,组织工商、税务、科技、银行、财政、人社等11个部门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每月10日和20日两次在园区现场办公,为园区企业提供各项创业服务,做到了企业工商年检、税务登记、环保测评、法律咨询、人才招聘等“十不出区”。同时,还积极推动市创业孵化园区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市绿色产业园、市科技产业园等园区的有效对接,一帮到底。比如,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园区企业“一对一”帮扶对接活动,由各委、办、局主要领导每人帮扶一户出园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难题,既强化了市孵化园区出园企业的后续跟踪服务,畅通了出园企业与重点产业园区的对接渠道,又打造了多园联动、园政共赢的创业孵化新格局。

三、长短结合,打造园区创业发展新平台

园区服务永无止境。经过几年的探索,该市园区建设步入了一个良性发展、不断壮大的新阶段,我们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创新园区服务载体,完善园区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园区创业孵化成功率,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对园区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坚持“高端引领、政府主导、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三高一全” (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作,全面显现创业孵化园区在全民创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引领效应)园区发展的新思路。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园区科学跨越发展。在园区谋划布局上更加注重科学合理,协调兼顾;在建设发展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立足长远;在服务理念上更加注重人本创新,体现特色。力争用三年时间,把园区建设成为功能设施国内领先、建设规模省内最大,服务环境省内最优的创业示范基地。

二是进一步推动园区服务发展。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探索建立以政府扶持为主,市场化运作和社会资本参与为辅的孵化运作新机制,实行多形式园区运营。进一步加大对创业孵化园区基础设施和创业服务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承载力。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在园区设立创业体验馆,建立创业明星宣染区、创业案例播放区、创业模拟体验区,为参加创业培训和有创业意愿的人提供学习、交流和实践的平台,不断创新园区服务发展新模式。

三是进一步强化园区政策扶持。设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对入园大学生创业企业百分之百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找不到担保人的大学生创业者实施“一对一”担保对接服务;对园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百分之百落实贴息政策;对前景好、效益好、安置就业多的园区企业,在孵化期满后延长一年孵化期。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助推园区企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