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切换
新闻
庆安 打造经济发展“生态版”
2014
11/28
11:48

上项目拒绝污染,打造“健康品产业园”。这里的秸秆变废为宝,每年为农民增收3亿元;这里的城镇供暖大部分不烧煤,明年有望全部为“绿色供暖”——

   今年的雾霾似乎更胜往年。近日,记者一行从哈尔滨驱车沿哈绥高速一路向北,道路两旁燃烧秸秆的浓烟时常漫过公路,使人感觉就像穿行在重重迷雾中。有些路段,司机不得不打开急行灯,关闭外循环,依然浓烟呛嗓。

可车到庆安域内,令记者“如鲠在喉”的秸秆问题,一下变了模样——不再见浓浓的烟雾,空气一下清新了许多,却有一景时时映入眼帘——大大小小、拉满玉米秸秆和稻草的车辆成群结队往来穿梭……

因“害”制宜 变废为宝

立冬时节,本该是粮库门前车水马龙的状况,却发生在庆安县国能庆安生物质发电厂门前的大路上。几十台大小车辆排着队等着进厂,在厂区北侧偌大的料场里,打成捆的稻草已经在学校操场那么大的空间码得小山一样高。

总经理洪岩告诉记者,光厂区装不过来,还有大量稻草分布在15个经纪人那里。“国能庆安生物质发电项目是东北首家以松塔皮、木屑、稻草、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燃料的热电联产项目,今年7月进入商业运营以来,每小时发电3万度,预计年电力销售收入1.57亿元。”“作为农业大县引进的循环经济项目,我们厂年吃‘草’30万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庆安,像这样“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企业还有3户:银泉秸秆造纸项目、东辉新能源项目和庆翔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庆安县是我省的水稻主产区,每年产下180万吨稻草,过去秸秆还田一部分,农民取暖一部分,其余大部分在地里被白白烧了。近几年,该县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除了上述四家循环企业可增加农民收入1.35亿元外,加上出口到俄罗斯的平安镇草编产品,以及畜牧养殖,目前,庆安县秸秆综合利用达到95万吨,为农民增收3亿元。

大循环小循环 环环相扣

庆安这几户“明星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追求绿色、可持续的同时,优化循环经济链条。企业内部实现要素资源更合理配置,各产业产能和效益最大化,形成“小循环”;四大企业之间互为供需,借力发展,形成了庆安县农、林、电、热产业化的“闭合大循环”。

银泉秸秆造纸项目,每年可吃掉稻草12万吨,产出9万吨环保型高级箱纸板,总经理王本春说,该项目利用农田剩余物稻草,采用氧漂消毒机械分离秸秆丝技术与水处理炉灰吸附技术,丹麦的厌氧技术,陕西科技大学的好氧技术集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工艺路线,水可以循环使用,固体废弃物则加工成三种产品:锅炉灰渣作为碳吸附材料吸附废水脱色后冷压成免烧砖;厌氧沼气发电;沼泥加工成生物菌肥,稻田回用。这样就形成了上工段的废弃物成为下工段的原料,达到节能减排,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这个项目已经实验了五六年,效果非常不错。

而在全县循环经济区内,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形成了以这4家企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环环相扣,取得了初步成果。(下转第七版)

编者按

转方式,调结构,中央早就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而是要把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摆上首要位置。要发展,就要上项目。上项目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而不是像过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那样,把自然界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

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庆安县因地制宜、脚踏实地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实践,让人看到一抹亮色,令人欣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