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切换
新闻
最炫“田园风” 看芍菊花海 美了醉了
2014
11/23
17:14

在邻近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的温春小镇里,坐落着一座颇具“田园风”的高校——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校园内的湖光山色和芍菊花海,造就了我省另一个高校校园内的国家3A级景区“芍菊古苑”景区。

看点

1

依山傍水

田园小镇

三面环江背靠群山

温春镇,属牡丹江市西安区,是牡丹江市和宁安市之间的交通要道,背靠鼠山、三面环江,既是依山傍水的风景区,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1653年(顺治十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曾派重兵把守,在风景区所在区域修建了军事要塞。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皇尼古拉二世率五路大军入侵东北,清兵和义和团在此迎战。1923年,此处由地方武装守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伪统治时期曾在附近修飞机场,建地下秘密油库,建设跨江公路桥。

1958年,当地开始开发风景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修复,景区内的生态环境得以好转,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如今的温春镇周边有鼠山、帽儿山、达香山,牡丹江从三面环抱,三个小湖点缀其中,沿江修建了1600米长的景观带,令位于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内的“芍菊古苑”景区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自然优势。

看点

2

四季风光

春梅夏芍秋菊冬雪

寒地“四君子”景致各不同

“芍菊古苑”景区里,每个季节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景观,利用山环水绕的地理优势,景区形成了以春梅、夏芍、秋菊、冬雪为主题的寒地“四君子”旅游文化。

“疏梅香满袖,夏芍起娇羞,秋菊南山下,雪松守岁寒。”提起景区四季的看点,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的杨老师一脸自豪。“我们景区根据四季分明的特点,打造每个季节独有的景致和旅游项目。春季赏梅,夏季有最重磅的芍药文化节,秋天赏菊花和五花山色,冬天落雪后,这里有无污染的皑皑白雪……”

不光是赏景,“芍菊古苑”风景区拥有众多与学校的专业密切相关的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到供学生实践的绿色大棚和温室里观光,同时体验采摘乐趣。虽然已经进入冬季,可风景区内36栋绿色果蔬大棚里,红彤彤的草莓把枝蔓都压弯了。一位正在观察草莓生长情况的同学告诉记者,温室里不仅有草莓,还有葡萄、水果黄瓜、西瓜、香瓜等,都是按照绿色无公害的标准来培育。

除了四季均可采摘果蔬的温室,景区还开发了四季富氧徒步。大学生王琦就是徒步爱好者,“行走在山林间,可以见到黄檗、水曲柳、核桃楸等东北三大名贵树种,另外还有上百种乔灌木和谐共生,幸运的话,还能看到野鸭、野鸡拖着漂亮的尾巴出没,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空气当然更是一流,非常适合徒步!”

看点

3

花海连绵

芍药文化节

6万游客闻香而至

“芍菊古苑”以“芍”开头,芍药自然是景区的重头戏。如今,一年一度的芍药文化节已经举办六届了。虽然当下时节不对,但仍能通过芍药盛放时的照片,感受到面对芍药花海时,那份醉人的芬芳。

芍药,别名将离,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桥段之一。作为耐寒花卉,芍药很适合北方露天种植。“芍菊古苑”内有我省最大的芍药培育基地,园区内的芍菊园占地1.2万平方米,成年株芍药3000余株。另有菊花80多种,形成芍菊花海。每到芍药盛开季节,绿色海洋中随风起舞的芍药花,或紫色、或粉色,大朵大朵的轻摇,风中飘荡着淡雅的清香,令人如痴如醉。

“今年芍药文化节,游客达到6万多人次,还接待了来自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地的境外游客。”杨老师说,“芍菊古苑”景区的芍药文化节正逐渐被更多人熟识与认可。

看点

4

绿色大餐

酸奶、面包等纯手工食品

成景区特色

在田园风光中呼吸着纯净的空气、饱览自然风光的同时,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的同学们还会为游客奉上绿色食品大餐。

在食用菌繁育基地,多功能温室中培育了灵芝、茶树菇、真姬菇等70多种珍稀菌种。杨老师介绍说,这里的菌类除了供研究之用,还会向游客出售食用菌干品和灵芝饮片等。另外,食品系的同学会奉上纯手工、绿色无污染的酸奶、面包、风干肠、牛肉干。“最受欢迎的就是同学们做的手工酸奶,游客都很喜欢。”杨老师说。这些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都是学生亲手制作、亲自售卖,逐渐形成了创业团队,不仅学生获得了实践经验,也让游客感受到了浓郁的校园文化。

湖光山色、芍菊花海,结合科普推广、现代农业观光、绿色食品品尝、高尔夫体验等旅游版块,共同形成了“山水相依,花开满城,人文科技,共睦自然”的景区氛围,造就了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内这处集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娱乐体育、文化科教于一体的现代旅游景区“芍菊古苑”。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