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建龙经济论坛以“龙江振兴新动力”为主题举办了论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省科顾委主任陈永昌、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于渤、省发改委振兴处处长王刚、哈尔滨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魏华亮作为嘉宾参加了论坛。
早在2003年,东北开启了第一个十年振兴计划,一度低迷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今年8月国务院针对东北地区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等问题,出台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该《意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提出激发市场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等11个方面共35条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从基建项目、国企改革到产业支持等领域明确了扶持举措。本期论坛的嘉宾们针对我省具体情况,就落实《意见》精神,进行了探讨。下面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论坛上发言的主要观点,供读者学习参考。
2003年第一轮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从国际上来讲是美国的泡沫经济带起了一场非理性繁荣,也就是2000年到2008年全球的GDP被美国的泡沫拉高,是全球非理性繁荣。2003年到2013年这个时期恰恰是中国重化工业和房地产繁荣发展的时期,黑龙江过去10年GDP保持较高速度的动力源就是房地产和重化工业。现在,重化和房地产黄金时期结束了,新的增长动力究竟是什么,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我觉得核心问题是改革,解决活力、创新动力和技术来源。创新对中国来讲是比较劣势,将比较劣势变成竞争优势,对中国来说,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就是需求结构开始变了。中国人有钱了,开始买好的商品,好的服务,需求诱导可以促使创新。但是创新驱动的技术来源从哪来,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把它的一些技术窍门内化为我们企业发展方式。同时,还要走出去,东北亚也好,俄罗斯也好,让我们的重化项目等过剩产业,由国内配置变成区域配置。要有一套脱胎换骨的转型新思路,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改革开放35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经济规模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未来的发展路线有可能会有三个路径选择,一是在未来35年,我们有可能从今天的中高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我们不能够全面深化改革就有可能出现弯道减速,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如果我们过去35年成功的体制、成功的战略、成功的结构,不能在未来的35年发生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就有可能像日本那样发生将近20年的停滞。从今年开始到204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我们要考虑的是未来的35年怎么走。
一、激发经济活力和市场活力
在起草三中全会文件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调查研究的六个问题,有两个问题涉及到活力,一个是如何能够激发市场活力,一个是如何能够激发社会活力。要想激发活力,就要简政放权,也就是要把政府手里的权下放到最基层,下放到市场和企业,下放到社会。也就是只有通过简政放权,放水养鱼,造富于民,我们才能够真正激发市场活力。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凡是市场有活力的地方,老百姓的兜里都有钱,没有活力的地方,无论你的GDP发展多快,老百姓兜里没有钱。要想造福于百姓,对黑龙江来说,一是要把手中的权下放到基层、社会和市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发展经济。二是要招商引资,要引资本、要引智、引人才、要引技术。从现阶段看,就是要引制度,资本、人才、技术都离不开制度,黑龙江的经济结构要调整,就要有高标准的制度来发展经济,引入高标准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三是要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包括国有企业的改制,对外资的招商引资,给外资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投资环境,也包括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混合所有制发展方面,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汲取。我们看到的是德国的那些大企业,其实德国有很多在全球有独特竞争优势的隐性冠军的中小企业,下一步黑龙江就是要想想怎么能够培养更多的隐性冠军的中小企业。
过去35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地方的经济有活力,什么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做得好。真正把手里的权由事先的审批变成事中和事后的监管,社会、市场、企业的积极因素就能调动起来。活力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是政府很难想象的。过去35年,有两个时期最有活力,一个是1992年到2001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也就是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全面体制改革,另一个是加入WTO以后,狼来了,谁跑得慢谁就会被狼吃掉,因此你会发现,我们的汽车在跑步,农业在跑步,银行在跑步,都在跑,提高竞争力。从地区来讲,你也会看到最有活力的地方,一定是简政放权和市场机制最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黑龙江的下一步要把三十五条中关于市场活力的文章做好,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人来图谋发展。
二、从投资驱动经济到创新驱动经济
这是全球新科技革命变化的趋势。有一本书叫《第二次机器革命》,当前跟上一轮IT革命相比,有一个新的变化就是机器人替代劳动力。对黑龙江来讲,尤其是哈工大等高校在智能技术发展方面有独特优势。过去20年,谁有低成本的劳动力,谁就可以招到资本,但是当机器人替代劳动力的时候,劳动力就逐步变成了次要的资产。从目前创新驱动的角度来讲,无线互联网正在改变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黑龙江要把握住这次全球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建立起全方位、开放创新和开放合作的新观念,让人、资本和企业走出去,到全球具有创新资源的地方,开展全方位创新合作,缩小我们和世界的发展差距,再把国外的先进理念、先进人才、先进技术引进来,通过本地化的创新,变成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三、城市转型发展正成为改变经济结构新契机
从城市化的发展来讲,中国将有六大城市群,这六大城市群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转变的新的增长级。这六大城市群包括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城市群和东北城市群。哈尔滨就是东北城市群的一个中心城市。哈尔滨如何能够成为推动东北转型的发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城市群的发展不但会带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大庆、佳木斯、牡丹江等周边城市,而且它能够带动整个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们周边省份的中心城市,是能拉动东北经济转型发展的世界级的城市群。下一步黑龙江要重视产业结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上升到44.6%,今年上半年已经上升到46.1%,很快就会突破50%,也就是说,要想结构转型,就要发展制造业、实体经济迫切需要的工业服务和生产信誉服务业。而工业服务和生产信誉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
四、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统筹将成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哈尔滨市是中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中心城市,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也就是国际化的能够和现代世界发展潮流相对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今后黑龙江的优势无论是石油还是煤炭,无论是三大动力还是绿色农业,其资源不仅仅是就中国的经济来进行配置,而是要从整个的东北亚,从全球的视角来配置。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统筹,将成为我们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黑龙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黑龙江从开放的神经末梢转变成新一轮开放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