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切换
新闻
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天然林4月起全面停伐
2014
04/02
20:33

 4月1日上午九点半,19件林业工人使用过的斧头、油锯、马爬犁等采伐工具,作为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停伐日的纪念物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标志着我国北部最大的“绿色屏障”开始休养生息。

从黑龙江源头到汤旺河畔,从我国最北的大兴安岭古莲林场,到小兴安岭南部的马永顺林场,以商品材为目的的天然林采伐4月1日起被全面禁止。雄壮的“顺山倒”号子,堆满木材的贮木场,满载原木呼啸奔驰的森林小火车,从此走进历史。

以大小兴安岭为主的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作用显著。自上世纪中叶开发建设以来,该林区累计生产木材6.5亿立方米,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6岁就参加工作的塔林林场职工张庆田告诉记者:“那时国家需要木材量大,晚上都要点起篝火干。月亮最足的那几天,几乎是连轴转。”这位早年曾获得“万米运输司机”荣誉称号的林业工人,回忆起当年林区会战情形时仍难掩兴奋。

林区采伐主要是冬季作业,伐木工人十分辛苦,工作到半夜是常事,“因为出汗多、天气冷,冻透了的棉裤脱下后都能立得住。”马永顺林场场长梁云林认为,正因为这样高强度的采伐,导致林区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已势在必行。

资料表明,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可采资源锐减,森林质量下降,大小兴安岭几乎处于无木可采的危险边缘,林区林缘向北退缩了100多公里。要恢复到开发初期的可采蓄积水平,需要80年以上。

(今日关注·大小兴安岭停伐·图文互动)(2)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天然林今起全面停伐

这是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伐木工人头盔(4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一些老林业工人回忆,当年林子密、雾气大,人一进去头发就被打湿了,现在想找一片遮阳的林子都很困难,山里也存不住水了,原来下大雨半个月才涨水,现在连三天都过不了。一位从河南来小兴安岭养蜂的农民告诉记者,因环境变化,以前一箱蜜蜂可产椴树蜜200斤,现在只产120斤。

“这木头实在不能再采了,再采就把‘孙子辈’的都采没了。”伊春林管局带岭贮木场场长王泉说。

近年来,天保工程的实施大幅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记者在哈尔滨铁路局所辖的塔河、铁力、带岭等车站了解到,停伐后铁路木材运量锐减,对铁路运输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一些涉及木材运输的车站因运量减少,已出现近三分之一的人员富余,有的车站还可能会因此而调整等级,职工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绥化车务段段长武中凯说。

大兴安岭地区天保办主任郑学慧告诉记者,全面停伐后,林业的工作重点将转到森林资源的管护、培育和科学经营上,通过国家政策落实到位、林区改革转型到位和群众创业致富到位的全面努力,确保林区停伐实现“停得住、转得好、不反弹”的阶段性目标。

“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林区的全面停伐,说明我国真正走向了以生态建设为主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全面转型的开始。”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说。(记者刘荒 梁书斌 辛林霞)

(今日关注·大小兴安岭停伐·图文互动)(4)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天然林今起全面停伐

这是黑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的采伐工具(4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相关链接一 【新闻背景】

【解说】大小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

作为东北亚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资源之一,大小兴安岭林区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重要功能,不仅庇护着中国1/10以上的耕地和最大的草原,还是嫩江、黑龙江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地,在国家生态保护总体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

大兴安岭被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幽静的后院”。满清入关之后建设“柳条边”,对“龙兴之地”的东北实行封禁,大小兴安岭处于禁伐之列。日俄入侵后,出于战争需要,进行了大面积掠夺式开发,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生产建设需要大量木材,大小兴安岭全面开发。

自上世纪中叶开发建设以来,黑龙江国有重点林区累计生产木材6.5亿立方米,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经长期高强度开发,林区可采森林资源面临枯竭。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为例,与开发初期相比,活立木蓄积量减少了24.2%,可采成过熟林蓄积量减少了94%。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枯竭,传统林业经济逐渐萎缩,林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大小兴安岭林区陷入“经济危机、资源危困”的局面。

1998年我国多条江河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针对长期以来森林资源过度消耗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我国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目前一期天保工程已经结束,二期工程正在开展。

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得到全面的管护和培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出全面恢复状态,野生动物日渐增多,昔日难得一见的黑嘴松鸡、花尾榛鸡等重点保护动物大幅增加。

新华社记者齐泓鑫、张玥、梁书斌、王君宝哈尔滨报道。(完)

(今日关注·大小兴安岭停伐·图文互动)(5)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天然林今起全面停伐

4月1日,嘉宾共同启动收藏林业采伐工具仪式。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相关链接二【中国最大国有重点林区的“希望之春”】

【解说】根据树干和树枝的走向判断树倒的方向,清理好枝桠,“嗞嗞”的油锯声开始在山林间响彻,不到2分钟,一颗水曲柳顺山而倒。

但这种景象随着2013年采伐季的结束,即将会成为历史。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意味着从建国开始的已经超过半个世纪的黑龙江森林木材商业性采伐,将在这一刻画上休止符。

面对停伐,黑龙江准备好了吗?在停伐的最后时刻,记者从哈尔滨市区车行6个多小时到达亚布力林场,头顶的天空从灰暗过渡为湛蓝。

【现场】“顺山倒喽!”

【解说】一棵大树在伐木工人彭亚廷格外嘹亮的号子声中顺着山势倒下。45岁的彭亚廷刚刚伐倒亚布力林场停伐前的最后一棵树,这是他25年伐木生涯的最后一声号子,也是黑龙江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号角。这位“历史的见证者”扔下油锯笑着说,今天往后不砍树,改当护林员了。

【同期】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伐木工人 彭亚廷

我不伐木,我就得护林了。我自己诚心诚意想干这个事,保护生态环境啊。为了下一代,生态必须得保护啊。

【解说】面对停伐,彭亚廷笑着跟记者说,采伐工人的工作辛苦又危险,采伐时要穿过及腰高的雪地,身上大半截都湿透了,也曾经有工友被树砸伤。听说要停伐了,自己85岁的老父亲终于可以不用再担心他。

彭亚廷说,他支持国家的停伐政策。虽然每年少了1万多元的收入,但他并不为今后的生活担心。

【同期】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伐木工人 彭亚廷

停伐以后就种种菌,种点地,采采山货什么的。

【解说】彭亚廷算了一笔账:家里有70余亩地,每年净收入3万多元,家里孩子大了,能打工养活自己,他没有了负担。现在打算和老伴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一些木耳,靠当下林场最热的话题“发展林下经济”赚得一些收入。

和彭亚廷一样,在亚布力林场的冬伐工棚里,几名伐木工人围在火炉前合计着今后的出路。过了这个冬天,工棚也将顺应“停伐兴林”的大势而不复存在。

森林停伐意味着木材断供,木材下游产业同样面临新的挑战。记者走访林业相关的下游生产行业,停伐的影响越发明显了。

联宇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的一家木材加工企业,制作成人钢琴和儿童早期教育小钢琴,以及钢琴部件。80%的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全球各地。

【同期】联宇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任忠营

(原料)都是取自周边的林业局,像咱们局(苇河林业局)、山河屯、亚布力还有周边的林业局,进口的还是少量的。因为他们的木材照咱们这的木材还是不行,材质方面还是不行。

【解说】联宇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任忠营告诉记者,公司每年需要3000-5000立方米的木材量,停伐后,木材断供将导致企业减产三分之一。

【同期】联宇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任忠营

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样85%的原材料没有地方去做,没地方去找,只能靠进口。但是进口大家都在抢这个原料,绥芬河(口岸)进口原料又比较单一,有些像阔叶的我们也做不了,钢琴的原材料也代替不了,所以说有一部分部件我们就做不了。没办法就得停下来,所以就造成工人、厂家订单都得减少。

【解说】任忠营说,停发后木材大量依靠省外、国外进购,原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缩小,将对木制品进出口产生影响。

【同期】联宇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任忠营

因为进口这方面,从绥芬河进来以后,经过倒装、运输成本肯定要提高了,回来我们再拉再取材,这些就占到利润的百分之多少。成本提高了,我们的利润就下降了。

【解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中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木材年产量最高峰时达到1260万立方米,中国每10根木头有3.5根来自黑龙江。但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森工林区主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作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自然屏障,该林区有着促进东北地区农牧业稳产高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将实现森工林区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苇河林业局贮木场场长董仁国告诉记者,因为多年从事的都是木材生产行业,也没有一技之长,大量林业职工转岗后很难再就业。

“人到哪去,钱从哪来?”全面停伐的消息让黑龙江森工人略有担忧和彷徨。

【同期】苇河林业局贮木场场长 董仁国

全场现有职工420人,每年到材结束之后我们就分批放假,闲半年,然后冬天接着生产。但是一旦停伐之后,我们面临的就是,整个这块就要自谋出路。我们现在能具体做的,就是等木材拨付之后,利用场地让职工地栽木耳,另外就是利用闲置场地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副产品。同时我们也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建一处温室大棚,这样能够分流一部分职工。

【解说】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副局长赵凤瑞表示,停伐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相关产业将出现经营亏损,大批职工急需转岗分流,仅苇河林业局停伐后就将产生近亿元的资金缺口。

【同期】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副局长 赵凤瑞

原先有木材生产任务的时候,我们作为企业能够有一些利润,那么停伐之后,木材生产没有了,木材生产量没有了,我们这个利润相应就没有了。企业自有资金也就没有了。

【解说】赵凤瑞告诉记者,全面停伐后,企业资金缺口将进一步加大。一是企业减收、减利,与木材生产相关的干部职工将面临转岗或收入没有来源问题。二是与木材生产的下游企业将面临倒闭危险。三是企业的主要任务将转移到造林和管护上,企业没有木材收入,育林基金将失去来源,林区基础设施日常维护费用也面临缺口。

为了妥善解决林业局分流富余人员再就业问题,苇河林业局围绕森工总局建设“四大体系”、发展“八大产业”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产业开发力度,为林区职工提供多方位的就业出路。

【同期】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副局长 赵凤瑞

首先我们要进行宣传疏导,同时进行岗前培训。看适合做什么,我们都要展开不同的岗前培训班,让大家在转岗之前有个心理准备,在转岗期间能够学到他应该转岗需要学到的技能。第一个要转型的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使职工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在管好林护好林的同时,把林下的资源充分利用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养殖业,发展种植业,搞这样的经济转型。同时我们要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做大做强,让我们的职工顺利的能够转到其他岗位上去。

【解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保护和培育着森林资源,为“东北大粮仓”提供了重要生态保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教授李长胜认为,林业由过去的纳税大户转变成具有企业性质的公益事业单位,要以生态效益为主,注重生态效益。所创造的生态价值不仅黑龙江,包括周边省份甚至邻国都将受益。

【同期】哈尔滨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教授 李长胜

大小兴安岭的意义相当大。今年(黑龙江)粮食产量1300个亿(斤),90%是商品粮。大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天然保护屏障,生态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水土涵养,改善小气候,水土保持,减少洪涝灾害,遏制风沙,保护野生动植物,在市里还能减少噪音。黑龙江我这里计算40个林业局,其他的不算,(效益)达到1000多亿(元)。

【解说】而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学教授黄清也表示,此次停伐标志我们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全面停伐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需要相关部门研究好对策。森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国家扶持不可少,一是要加大力度,二是要科学合理。除了化解黑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的历史债务包袱,解决企业生存转型问题,在生态补偿机制上更要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

【同期】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学教授 黄清

全面停止采伐从4月1日开始,给林区,特别是国有林区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比如说,收入锐减是肯定的,因为木材生产和相关的产业链,在我们林业局、国有林区还是半壁江山,占50%。据我们了解,比如大兴安岭林区,因为这项政策,他们大致测算了一下,大概每年要减少销售收入7个多亿,影响GDP的增长大概4.4个百分点

【解说】同时,黄清认为黑龙江省因与俄罗斯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两国在林业生产方式、林环境方面都很接近,可借此契机发展对俄贸易,打通我国林业对外开放的大通道。

【同期】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学教授 黄清

黑龙江的林业何处去,应进一步打开,加大对俄林业经贸合作,打通林业大通道,这是黑龙江林业转型升级一个很好的机遇,这里面包括劳务合作、生产合作、科技合作、文化合作等等,领域非常广。

【解说】积雪依然深厚的林场中弥漫着新伐木材的清香,山下大片的幼林区孕育着初春的生机。作为东北亚陆地的天然生态屏障,黑龙江森工林区北御西伯利亚寒流,南阻太平洋流,西防黄沙进犯,保护好这片森林就等于保证了东北地区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也会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