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原标题: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亮点频现 全省规划推进立县主导产业144个
生产总值92.78亿元,同比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7亿元,同比增长12.2%;地方税收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38.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2%。在日前结束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交流擂台赛上,嫩江市凭借1~9月的优异成绩,再次脱颖而出,拔得黑龙江省前三季度县域经济考评头筹。其他市(县)也紧随其后,亮点频现,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交出优秀答卷。
桦南县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3%,增幅均列全省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7.8%,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5.5%;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全省第三;萝北县第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口径)同比增长45.7%(现价);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增长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实际利用内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9.6倍,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位……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工程”。据有关部门统计,前三季度,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85亿元,同比下降0.4%,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62亿元,同比下降1.2%,增速高于全省13.1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实现89亿元,同比下降9.9%,增速高于全省8.4个百分点。
据悉,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黑龙江省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奖励实施方案》。各地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健全推进机制,构建起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实现了省级抓统筹、市级抓推动、县级抓落实,各级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取决于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而其竞争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核心竞争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支柱立县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在《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以打造“一县一业”为重点,发展壮大特色经济、拳头经济和民营经济,加快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截至目前,全省各地规划推进立县主导产业144个。
嫩江市发挥全国非转基因大豆和全省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优势,全域内987.7万亩耕地全部实现绿色种植,“嫩江大豆”被评为全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积极推进大豆产业园、大豆博物馆的建设;克山县依托“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优势,把马铃薯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强力推进,形成了从种薯繁育、商品薯种植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格局。这些立县主导产业,综合实力强,不但财政贡献大,而且吸纳就业能力强,强了县也富了民。
黑龙江省各县域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谋划生成“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省级重点产业项目241个。培育生成49家十亿级骨干企业,在拉动县域工业增长上发挥出重要作用。同时,提升园区平台集聚效应。全省63个县(市)有75个经济开发区,其中,国家级经开区2个(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边合区1个(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省级经开区72个,每个县至少有一个省级以上开发区。
当前,距离年底收官越来越近,各县(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比学赶超,都期待在第四季度的县域经济发展交流擂台赛上,有更出色的表现。(记者 宋晨曦 孟薇薇)
责任编辑: 郭梁越
【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