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黑龙江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黑龙江省积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情况”。发布会邀请到省商务厅厅长康翰卿,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居堂、姜保国、王显华介绍有关情况并回应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居堂表示,在疫情影响下,一季度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与上年持平,在全国进出口下降6.4%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很不容易的,在稳外贸方面做了五方面的措施——
一是狠抓了政策落实。梳理国家和黑龙江省适用于外贸企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21项第一时间通过网站、微信等多渠道传递给企业。为30余家外贸企业出具了“骨干企业复工证明”,指导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承担企业因疫情无法参加境外展会的费用,提高出口信保补贴比例,帮助外贸企业出具不可抗力证明。截止目前,帮扶企业700余家,支持资金近2500万元。
二是帮助企业融资。先后与中行和建行联合出台了25条稳外贸金融服务措施。利用国家“再贷款”资金和黑龙江省“稳企稳岗”担保资金,向进出口银行等省内多家银行累计推送有贷款意向企业400余家,合计贷款需求超过100亿元,目前已完成贷款9亿元。出口信用保险实现阶段性降低保险费率,平均费率降幅超15%,小微企业降幅超30%。
三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搭建“龙江商企通”和“龙江云展会”两个服务平台。在“商企通”平台上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直接对话,开展业务咨询和服务,搭建了企业、银行、政府间的“直通车”。目前上线企业已达824家,金融信保等服务机构48家。在“云展会”平台上,企业采取视频、VR、3D展示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产品展示、品牌推广和线上贸易磋商。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达328家,其中104家企业上传了展品资料,预计7月初平台上线运行。
四是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经过前期的努力争取,哈尔滨、绥芬河、黑河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形成了我省三区联动发展态势,服务全省的跨境电商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支持跨境电商及物流通道发展的扶持政策即将出台。协同阿里国际站多次开展业务培训,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向线上跨境电商B2B模式和出口转内销模式转型,运用线上线下双轨方式开拓市场。
五是进一步畅通服务企业渠道。建立了全省重点外贸企业省市县三级联系制度,对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随时关注企业疫情防控、上下游产品供应链、物流成本、订单履约等情况,协调海关、外汇等相关部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下一步,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和省委稳外贸的部署要求,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全省外贸稳定发展。
一是重点在自贸区、跨境区、互贸区建设方面发力,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去年黑龙江省自贸区获批,跨合区挂牌运营,为黑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省商务厅将充分发挥自贸区对外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主动对标先进,推动对外贸政策创新。利用跨合区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积极落实国家边境贸易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参与互市贸易进口产品落地加工,推进从贸易到加工再到产业的深度发展。
二是提升外贸出口能力,培育转型升级基地。充分发挥黑龙江省4家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载体优势和示范作用,有效形成区域商品集聚,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展首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创建工作,推动齐齐哈尔装备制造、牡丹江木制品等出口加工基地创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激发现有省级外综服企业活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中小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帮助企业解忧纾困。进一步优化“龙江商企通”平台,重点强化企业融资信息匹配功能,一家外贸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和基本条件,多家金融机构同步进行对接匹配;在平台上设立出口信保“统保平台”专区,开展出口信保业务培训、境外风险评估、保费补贴等事项,积极推进“龙贸贷”出口信保保单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帮助中小外贸企业在无固定资产抵押的情况下,利用应收出口账款保单实现银行融资;建立跨境电商B2B出口企业平台专区,对在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启动宣传并业务拓展的企业给予支持。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切实做好外贸领域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有关工作。推广企业无纸化申领进出口许可证件。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在搭建“龙江云展会”平台的基础上,免费邀请企业入驻,免费帮助重点企业制作企业视频、生产线VR和展品3D影像,利用多渠道开展“云展会”宣传和推广,建立全球优质采购商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