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黑龙江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授牌仪式在哈尔滨举行,标志着黑龙江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黑龙江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是什么?怎么建?在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发挥哪些作用?记者采访了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
确定“三个先行”创建原则
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建设黑龙江(中俄)自由贸易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面向欧亚物流枢纽区——在省委省政府确立的打造“一窗四区”战略发展定位中,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年初以来,省商务厅等相关厅局和黑河、绥芬河、东宁三个片区,将推动“黑龙江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从工作机制、创新思路、政策驱动着手,全力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创建模式上确定了“三个先行”原则。一是中方先行。目前,中俄双方共同推进跨合区存在法律、政策、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因此我省从中方一侧先行建设入手,以我省跨合区的快速发展倒逼毗邻国的建设。二是政策先行。把政策设计作为跨合区创新发展的核心,研究全省乃至全国的最优政策叠加到跨合区内。三是试点先行。在相对具备条件的黑河、绥芬河、东宁三个片区开展试点,先行先试。
打造优选政策叠加区
改革创新、敢闯敢试……我省将把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打造成优选政策叠加区。坚持政策驱动思路,用政策为产业发展和集聚助力。
首批政策,按照“自行设计、精干务实、可操作性强”的原则,以前期梳理出的近百条政策为基础,结合我省实际及各片区的政策需求,以我省“哈尔滨新区”“自由贸易区”“开发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现有政策为依据,制定印发《支持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包括财税、投融资、产业、土地、跨境电商等方面共10条政策。
设计重点和创新有四点。一是结合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借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免税的优惠政策,吸引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加工产业落户在跨合区;二是将我省现有的自贸区、新区、开发区等地方政府债券、新增省级部分税收返还、取消土地出让金、新增省级土地有偿使用费返还等财税政策集聚在跨合区;三是将能够下发的投资项目审批、用地审批、外来劳务审批权限赋予跨合区管委会或当地政府,为跨合区项目落地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通道;四是在跨合区内着重加强中俄在本币结算、人民币和卢布自由流通、电力、电商等方面合作。
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
我省将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定位为完善对外开放合作园区体系,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带,建设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跨境产业合作基地,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振兴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黑河、绥芬河、东宁市立足现有对俄贸易和产业合作基础,在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内谋划新的产业分工格局,致力于将贸易经济转化为加工经济、进而培育产业经济。
黑河片区将发展以国际贸易大宗商品的分拨、配送、仓储、运输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利用进口保税俄电力、油气等能源资源开展保税加工;以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期货保税交割、展销和维修为重点的新兴业态;同时,依托俄罗斯进口电力、油气、矿产能源资源以及粮食、木材、中药材、畜禽、鲜活水产等农副产品,重点开展进出口落地加工、绿色食品、商贸物流业,发展境内外园区平台经济。
绥芬河片区计划实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整合全市主城区(含互贸区)、边合区、保税区功能作用,重点发展木材、粮食、食品、海产品等进口加工产业,服装、电子产品等出口加工产业,以及旅游购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建设商品进出口储运加工集散中心和面向国际陆海通道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东宁片区将以加工制造业合作为依托,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为重点,全力支持发展互市贸易,推动跨境贸易与进出口加工的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有特色的、中等规模的高附加值进出口加工制造,提高进出口加工制造业附加值,健全跨境产业链条。(记者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