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切换
新闻
黑龙江大庆产业园区转型升级:酝酿新一轮的大发展
2019
12/06
08:27

前不久,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志明到大庆重点调研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时强调,产业园区是产业振兴的平台载体和核心抓手,要大胆探索创新园区建设体制机制,持续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引领力,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园区从开发探索起步,经历了高速膨胀、治理整顿、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以国务院《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标志,正迎来改革与创新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当前,黑龙江省已经确定了把开发区加快打造成为产业转型的集聚区、创新驱动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振兴发展的引领区的发展方向,对开发区在创新管理体制、转化发展动能、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发展空间、提升造血功能等方面给予支持。
  去年以来,大庆从市里到各级园区,都在谋划园区的优化改革,探索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



兴和生物科技公司成为全国蛋品加工业“主力军”。资料片


大势:提质增量,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园区升级
  也许看到以下数据,才能体会到大庆高新区入选“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及荣膺“中国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的确不易,并意识到当前产业园区的竞争形势有多严峻。
  数据显示,全国大大小小的产业园数以万计,包括552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991家省级开发区,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其他地级市和县级产业园更多。仅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全国新增产业园区超160个,包括新建、拟建以及建成的园区总量,其中华东地区建设数量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而三北地区则整体建设数量较少,产业园区建设整体呈现明显的地域差距。
  全国数以万计的产业园区,都在为了提质增量强化招商,企业和项目再多,也架不住“僧多粥少”。大庆产业园区必须顺应大势,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升级之路。
  从去年开始,大庆就已经组织发改委、商务局和各级园区,进行调研,谋划推行产业园区的优化改革方案。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提升园区基础功能,发挥园区载体优势。
  5月份的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韩立华在讲话中指出,坚定不移重构产业,奋力开拓经济结构更优的新路子。要以专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核心增长板块。园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做大做强园区产业、做优做活园区经济,关乎大庆转型振兴大局。
  除了要实现高新区和经开区两个国家级园区承担的使命,还要继续提升兴化、宏伟、林源等石化专业园区承载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强化关联配套,释放集聚效应。加快“一县一区”“一区多园”优化整合进度,以发展“飞地”经济、实施“委托管理”等模式,推动资源共享、合作共建,实现园区集约化、特色化发展。
  全市产业园区的优化改革指导思想也统一定调为:进一步优化全市开发区空间布局,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创新驱动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为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庆提供强劲支撑。
  但是从有关优化改革方案来看,并没有大包大揽过多干预各级园区的转型升级,而是在给予产业定位之后,允许其自行探索适合自己产业基础和区域特点的升级路径。



优质的园区环境让企业“战斗力”十足。资料片



  谋划:精准定位,系统谋划,重新树立园区产业链和价值链
  记者到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园采访的时候,管理办主任黄雪梅正在接待来访的赢商科技创始人纪子超。双方就赢商科技如何进驻电商产业园,如何构建以企业平台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做了初步讨论。
  “我们发展电商,不能像以前那样只看交易额,而是应该争取把一些线上平台的交易结算和税收等经济职能中心放在大庆,发展总部经济。”黄雪梅说。
  “原来很多园区,就是一个综合园区,什么都往里装,虽然也有细分产业,但没有精准产业定位,缺乏系统规划,产业和企业间缺乏关联性和协同性。”黄雪梅告诉记者,外包园也存在类似问题,正努力改变,聚焦六大产业,精准定位于数字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致力于发展软件开发、金融服务外包、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创意和电商总部经济。
  未来园区的升级路径,一定是要产业链化、生态化、智慧化,一定要通过利益的关联和绑定,重新梳理产业链和价值链,让企业一起磨合,细化产业分工,重构价值链,并在价值链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红岗区统计局韩光在其《大庆市各园区产业结构现状的统计分析》一文中分析提到,近年来,大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离真正实现转型发展和全面全方位振兴还是有很大距离。
  “因而,大庆各级园区的升级之路,应该还是先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然后再做产业升级,进而推动园区升级。”中国五方研究院院长、燕园师友会会长于海发说。
  提到新常态下产业园区升级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于海发告诉记者,大体来看,应该有十几种方向可供选择,而且各种方向并不冲突,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需求,有选择地组合。
  比如开发主体市场化,产业园区一般有政府主导型、政企合作型、企业主导型三种开发模式。近几年,企业主导型的占比越来越多。
  “随着政策逐步收紧,地方政府在园区开发中的作用逐步减弱。专业化园区开发公司的规模、实力、品牌及专业化效应逐步显现,在园区开发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于海发说。
  此外,升级方向还包括:产业定位精准化、要素配置软性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产业升级科技化、产业园区整合化、园区竞争平台化、园区产品迭代化、园区服务中介化、园区政策个性化、园区配套社区化、招商体系专业化、盈利模式多元化、融资渠道结构化、投资参与跨界化、产业园区虚拟化、发展模式定制化等等。
  通过黄雪梅的介绍,未来的高新区数字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肯定是要围绕主导产业,做整合化、平台化、生态化、中介化等几个方面的尝试。



园区的使命是为创新创造环境和土壤。资料片



 考验:专业园区未来的发展需要具备很高专业水准的“专家型”管理者和专业管理团队来运营
  高新区石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邓军告诉记者,石化园区有别于其他园区,没有那么多发展阶段的变迁,因为对产业基础和配套要求很高,初始建成就很成型。
  “但园区升级是大势所趋,石化产业园区也在往绿色、智慧和生态方向发展。”邓军告诉记者,高新区的宏伟、兴化、林源三个石化产业园区,基本是按照国内石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来走的。
  “有关专家总结了石化产业园区的‘六个一体化’发展模式,即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和管理服务科创一体化。前四个我们都是与国内同步的,后两个应该是我们未来的升级方向。”邓军说。
  这“六个一体化”模式,对园区管理的专业素养和整合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既要懂产业链、价值链,又能协调大小企业间的协同关系;既要懂园区规划功能配套,又要有能力协调产业资源配置的上下游共享和利益分配;既要懂生态环境法规,又要有能力整合相关资源及利用智慧化工具来提升监管检测水平;既要懂创投孵化和资本运作,又要有能力打造为高附加值的科技创新提供发展空间的平台。
  “园区升级前,管理者和管理团队先要升级。”黄雪梅说,园区在由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蜕变,专业园区未来的发展需要具备很高专业水准的“专家型”管理者和专业管理团队来运营。
  园区升级对园区管理团队的整合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包括整合更多园内园外相关资源,整合更多关联要素,整合更多社会化服务,整合更多有格局有共识的企业,然后围绕产业定位,按照市场化运营机制,最终形成一种联合、共享、协同协作的产业组织模式。
  “这一段时间,高新区在请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做新一轮的产业框架设计,数字产业的未来架构,则由我们园区来配合他们来做。”黄雪梅说,专业的事还得由专业人来做,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是必要的,但园区管理者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向“专家型”管理者看齐。
路径:升级之路千万条,唯一共性在于必须以创新来驱动
  前几天,在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在3D打印技术上颇有建树的多维时空与高新区管委会及大庆沃尔沃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洽谈,探讨3D打印技术对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嵌入和赋能。
  尽管只是初步的合作探讨,但也说明通过园区的跨界整合,很多企业有了更多发展的机遇。
  “国内做打印技术的团队有很多,但能与沃尔沃对接上的凤毛麟角。虽然创业服务中心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这也未尝不是企业借助园区平台放大竞争优势的体现。”多维时空的合作伙伴、资深策划人、五指农业董事长尤君告诉记者。
  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园区间竞争不是传统企业间的“肉搏战”,也不再是单纯的“区位”、“交通”等要素间的比拼,而是更全面、更深层次模式之间的战争。园区之间除了拼政策、拼区位,更重要的是品牌、管理、资源和生态网络之间的较量,是不同平台间的竞争。
  传统模式长不出新经济,园区的使命就是要为创新创造一个环境和土壤。
  “园区升级的目的就是推动园区竞争力的提升,是园区创新驱动能力的体现。”黄雪梅认为,高新区各专业园区管理办会专注做产业的构架,比如数字产业怎么发展,外包服务是否继续保留,但最注重的还是数字经济,数字创意、数字产业,方向定位将更为清晰。
  “我们会去架构一些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关联产业,探索怎么去加,怎么去嵌入,怎么去优化,怎么去提升附加值,延长价值链。”黄雪梅说。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性载体,很关键也是很紧迫的事情,就是需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园区是助推新兴产业成长,助推传统产业升级,两件事合在一起就是创新驱动。因此,园区的职能要实现根本性的变革,要从过去以硬件建设为主转入到软件建设为主的,创新服务体系。
  要依靠服务促进园区和企业结合,实现创新产业化、产业创新化的目标。”尤君认为,园区升级还是要重新梳理一下发展战略,做好产业聚焦。
  传统园区面面俱到的“混搭式”产业定位模式亟待转变,专业型特色园区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其核心是深入挖掘园区自身独有的个性和特色,以此确立与众不同的发展定位。在产业定位方面,差异化表现为“产业聚焦”,围绕1-2个核心产业深耕细作,垂直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以“链条优势”打造有特色的细分产业集群,可更有效地链接全球资源,凸显产业园区个性,并形成持续竞争力。
  “高新区为什么每到一个发展阶段就重新做一个产业框架设计?主要就是因为市场形势在变,园区也必须随之做出产业定位调整。”于海发说。
  邓军则告诉记者:我们要转变思路,我们需要的是掌控科创源头,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在产业发展已经高度集聚的园区,土地资源和物理空间已经很紧张,园区再发展,就不能再按原有的扩容增量模式,而是提升产业本身的附加值,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向科创源头要增量。工厂建在哪里都行,源头我们把控,高附加值部分归我们就可以了。
  高新区这些年一直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为重点,强化创新源头建设,完善创新平台功能,促进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科技与金融加速融合,聚集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级,建成引领和驱动大庆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大庆的其他园区在创新资源上相对薄弱一些,但市里现在倡导各级园区与国家级园区协同发展,未尝不可借助或引进一些创新资源。”于海发说,随着园区升级的推进,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专业机构该发挥作用了。这是我们的短板,但有需求有市场,就会有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