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最初占地7平方公里、卫星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一个小乡村,到现在占地32平方公里,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核心,人们何曾想到,在松花江和呼兰河之间的一片荒地上竟“长”出了一座新城。这个崭新靓丽的城区不但集聚了300多家大型企业,而且形成了一个拥有20所大学的大学城。如今,利民开发区已成为哈尔滨市“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人居示范新城。
20年前“白手起家”
1991年6月1日,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呼兰利民经济开发区。当时,利民经济开发区只有财政部门借的20万元和大片的荒地,其他一无所有。
呼兰距哈尔滨市区仅30公里,而利民开发区就位于呼兰和哈尔滨市区中间,向北发展,可以连接呼兰城区,向南发展,可以连接哈尔滨市区,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民人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在这张洁净的白纸上作画。
李海东是1997年大学毕业后到利民开发区工作的,对利民开发区当年刚开始建设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到开发区工作时,虽然当时已经建设了五六年,但开发区内高楼仍很少见,路边还有大片的荒草甸,在这里工作和生活都很不方便。”李海东回忆说,利民开发区就是在一片荒地上建起的新城,那时开发区没有公交线路,公司也没有通勤车,每天回位于呼兰老城区的家得走半个多小时,到了晚上这里一片漆黑,几乎没有人居住。
伴随利民开发区一起成长的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志义也深有感触地说,利民开发区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建起来的,当时8条汉子、一台报废的大客车、20万元负债,和一片无水、无电、无路的沼泽区,就是利民经济开发区的全部资产。
职业教育产业成一大特色
近日,记者在利民开发区内看到,昔日的村庄、荒草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利民大道、南京路、燕京路、学院路等几十条笔直宽敞的景观大道,街道两侧是整齐划一的工厂和楼房,很多住宅小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造型别致的路灯、不同风格的楼体立面和郁郁葱葱的行道树,都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浓郁气息。
在哈师大任教的孙老师现在住在学院路,他说在利民开发区工作和生活很惬意,吃穿住行样样舒心,并不比江南城区差,而环境更是没得说。据了解,职业教育产业已成为利民开发区的一大特色,黑龙江生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农垦学院等16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建成并招生。目前,各大学沿学院路两侧快速发展,学院路已经名副其实,由此催生了一座大学城,有14万师生在这里工作和学习。
为更好地发展和互动,利民开发区成立了校企合作组织,校企互动让这些大学真正参与到开发区的经济建设中来。这里的企业与大学相互需求,并经常交流。根据企业需求,学校可以“订单式”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目前,这里的学生就业率很高,有的学生刚入学就被企业预订,并在学习期间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毕业后,学生可以立即进入企业工作。
“利民速度”建起一座新城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20年前,利民开发区只是一个地图上的名字。20年后,利民开发区已经变成了一座新城区。
哈尔滨乐泰药业有限公司是第一个进驻利民开发区的,多年后,利民开发区里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医药工业园区,并成为国家火炬计划利民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目前,园区内有医药企业29家,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在利民开发区建设史上,一项项纪录被打破,一项项新纪录诞生。哈尔滨师范大学一期工程,从当年3月中旬施工建设,到当年9月份6000名学生迁入新校区,建设期仅180天,创造了黑龙江省建设史上的奇迹;华润雪花啤酒项目一期工程从建设到投产仅用了9个月时间,创下了在高寒地区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料、当年成品酒装瓶下线(试生产)的行业奇迹,当年产销量20.08万千升,销售收入3.1亿元。
为加快建设,利民开发区大胆决策,对城市公用设施领域投资全面放开,凡是经营性的城市公用设施,全部由市场投资完成。由此,利民开发区在城市供热供气、污水处理、通讯、交通等领域展开了大规模招商。据统计,20年来,利民开发区已完成公用设施投资37亿元,已初步形成了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讯、供热、燃气、铁路专用线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和路灯、绿化、有线电视、宽带网、公交线路、交通监管等市政设施网络系统,现代宜居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利民开发区还相继发展了绿色食品、现代医药、机械制造、科技教育、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主导产业。
目前,利民开发区内已经有企业335户,投资总额500亿元,形成固定资产323.12亿元。开发区GDP占呼兰区的1/3 ,财政收入占4/5,工业总产值占9/10,固定资产投资占3/4,实际引资到位资金占9/10。
在开发区的强力带动下,20年间,呼兰经济总量增长了21倍,财政收入增长了66倍,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9个百分点,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利民开发区“二十年磨一剑”
2008年4月,省政府把以利民开发区为主导的近70平方公里区域确定为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示范区,利民开发区从而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发动机。至此,一个以利民开发区为核心并经过扩展的呼兰河新兴工业园区进入了规划。
利民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呼兰区委书记张万平说:“20年间,利民开发区由最初规划的7平方公里,发展到32平方公里,再到69.34平方公里,直至128平方公里,从昔日的省级县管开发区,发展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绎了开发区‘二十年磨一剑’、‘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发展神话。”
今年4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利民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吹响了利民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号角。张万平说,今后利民开发区要以“建设国家一流开发区”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医药、休闲旅游、绿色食品、服务外包、装备制造五大产业,加速打造以省级生物医药园为主导的新型工业新区和以松江避暑城为主导的现代宜居新城。
迎风走在利民开发区的街路上,一个个花园般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人们不禁感叹:利民开发区已从一位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才华横溢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