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大庆市累计实现转化落地成果项目632项;专利授权总量1430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 58件;专业技术人才5. 3万人;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到174家。
截至2015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400亿元、增加值实现660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亿元。
大庆先后与哈工大、哈理工和中科院长春分院等24家省内外知名高校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收集科技成果4320项,结合大庆实际,梳理各类成果603项,为项目招商、成果对接和全民创业储备项目源。
仅2015年,就发布“W EB”漏洞扫描模块技术等成果1230项,“耐温防腐复合材料”等110项成果在大庆市转化落地。先后与大正赛富等30多家风投机构深入接触,促成了郎江创投等13家投资机构与大庆市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已吸引风投资金2. 2亿元。与省科力公司联合设立了大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3. 03亿元。新成立科技型企业752家,新增一定规模科技型企业10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全市上市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21家。
全市聚集高等院校8所,科技企业孵化器30个,各类创新服务平台174家。创业咖啡、创业广场、大学科技园等一批创新载体,各类孵化器、加速器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59家。“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位一体的创新载体生态初步形成。
目前,大庆市引进人才5000多人,科技研发人员总数达到1. 2万人。培训“双创”人员3. 7万人次,新增市场主体3. 1万个,科研人员及大学生领办创办企业356家。
大庆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基地等分别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在降低创业成本、搭建平台、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有效引导。仅2015年就投入专项扶持资金1. 77亿元,撬动融资11. 5亿元,减免税费2. 3亿元。
牡丹江:
打破15年没有企业上市局面创新创业驱动发展进入快车道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牡丹江市拥有省以上各类企业研发机构41家,省级专利优势企业28户,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亿元,比2010年增长31. 7%;市本级财政科技经费由470万元增长至1000万元,年均增长37. 2%。从2015年起,三年内每年新成立科技型企业200家以上;到2017年,全市新培育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科技型企业300家以上,并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总体目标。
2015年,牡丹江市重点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235户,新形成销售收入500万元一样科技型企业63户,数量居全省第三;全市升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0家,孵化面积22. 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10家;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及上市,友博药业借壳主板上市,天合石油、华安新材等23户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打破牡丹江市近15年来没有企业上市的局面。“十二五”期末,牡丹江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322亿元,是2010年2. 5倍。
目前,牡丹江市己集聚域内外优势创新资源,组建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10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启动建设牡丹江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为创新创业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服务。以专利质押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48亿元。
佳木斯:
大学生创业社区给有梦想的人插上翅膀
佳木斯市目前有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际级工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和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重点实验室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个。组建了紫外光辐照交联材料、农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水稻、金属耐磨材料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获得科技进步奖470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50项,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75%。全市专利申请总数量达到4526件,授权量3417件,省级专利优势企业达到26家。
加快“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打造综合配套齐全与专业特色突出的孵化器群体。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8家,其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孵化面积7万平方米,众创空间3家,在孵企业110家。佳木斯大学孵化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社区成为全市小微企业孵化成长的创业基地。
一组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佳木斯市培育各类创业者3. 2万人,以创业带动就业10. 7万人。2012年,该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佳木斯市以大学生(青年)创业社区为平台,给有梦想的年轻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