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切换
新闻
齐齐哈尔:工业重镇富拉尔基再铸新辉煌
2015
08/05
22:53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工业重镇,曾为新中国工业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赢得了无上的荣光。这里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特色明显、社会各项事业长足进步,是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非物质遗产保护先进单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教育“两基”先进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

近年来,富拉尔基区借助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举全区之力建设开发区,着力围绕为驻区大企业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发展四大产业集群,做好吃配经济“大蛋糕”。2015年,富拉尔基区把握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挖掘新优势,深入实施“四区”发展战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产业优化升级、农业发展、城乡建设、各项改革、民生保障和法治红岸建设,打造装备工业基地、钢铁化工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新兴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之城,努力加快实力富区、活力富区、魅力富区、幸福富区建设步伐,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引资项目建设蒸蒸日上

半个多世纪以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有着厚重的工业存量资产,富集的技术人才优势,在“吃配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这个区举全区之力建设开发区,力争把开发区建成足以支撑富区产业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引领发展转型升级的大平台。

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6.48平方公里,按照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划分为东北部综合启动区、西北部重型配套工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区、西南部钢铁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集中区等三个板块,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区三园”的格局。如今,经济开发区经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核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同年被列为哈大齐工业走廊15个项目区之一,并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黑龙江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经过9年多的发展建设,目前园区已经成为齐齐哈尔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引擎之一,省市领导先后视察园区,并给予充分肯定。

2015年,富拉尔基区以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全力打造机电装备产业园和中小企业园,目前,机电装备产业园和中小企业园建设已全面启动。全区聘请中国工程咨询公司,结合制定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方案和“东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完善东北、发展西北、规划西南,提升功能、强化基础、改善环境”为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形成东北部综合启动区、西北装备配套工业区和西南冶金化工建材产业园区三个产业集中区,构建“一园三区”格局,总规划面积36.48平方公里。

近年来,富拉尔基区将项目引进和建设的着重点放在物流、仓储、粮食加工及制药等产业上,通过对这些产业项目的推进,拓展产业结构,更好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目前,围绕绿色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物流仓储、新型建材、新能源、温泉(矿泉)水开发、温水稻米等产业谋划、储备项目近百个。

今年,全区重点在电子商务工作上下功夫,利用“互联网+”模式,探索搭建装备制造业电商平台,为园区企业进行大宗原材料采购,在线上独家代理销售园区企业产品。目前,4000余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基地已经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工作,争取早日搭上电子商务这个新兴产业的顺风车。

为充分发挥现有装备配套企业优势,加强企业间配套协作和技术合作,实现抱团、集群发展,通过组织架构,由该区开发区鑫源特钢、富重传动、德达机械等3个企业牵头成立机电装备产业协会,现有11个理事企业,协会会员将达到30个;协调北钢配套企业,筹建特种金属材料协会,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全区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政策,为中外客商投资和生产营造出最优的环境氛围,使许多入驻这里的企业受益。同时,大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利用定向招商、派驻招商、以商招商、载体招商等手段,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截至2014年,已入驻企业113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2.91亿元,工业增加值6.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今年上半年,富拉尔基区重点推进的市级产业项目1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个,目前已陆续开工建设,6个建成投产项目已全面复工,2个加快建设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农业“精品”之路越走越宽

富拉尔基区作为老工业城区,农村人口只占10%左右,其中在农村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不足30%,是典型的大工业、小农业区。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富拉尔基区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转变种植观念,向有限的土地要效益,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精品”农业发展之路。

为加快农村融入城市的步伐,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大工业小农业的优势,积极推进农业“旱转水、低转高、种转牧、分转合和卖转加”的“五个转”,全力打造“小而优、小而精、小而强”的都市型农业,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整体上水平。全区耕地2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5万亩,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000亩,其中蔬菜面积4000亩。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加快,蔬菜大棚、温室达到2000栋,占地面积2000亩。绿色食品开发走在全市前列,无公害种植面积发展到18万亩,全区拥有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5个,有机食品标识43个、无公害农产品标识15个,绿色食品标识11个。目前全区已申报无公害生产基地18万亩,形成了以温水大米、玉米加工为主,果蔬、肉禽、野生食用菌等产品加工为辅的多元化绿色食品基地,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富拉尔基区紧紧围绕精品农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采取思想发动、政策促动、龙头带动,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家庭经营整合起来,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努力推动合作社规模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成功路。该区采取干部包社等方式,抓乡带村,形成合力,规模化发展合作社。同时通过引入工商资本,使其规模化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1户,入社农户12860户,占全区农户的90.1%;入社土地20.8万亩,占全区耕地的85.2%。

富拉尔基区是全国唯一的寒地温水水稻种植区,温水大米独具特色。其利用辖区内富拉尔基发电总厂通过引嫩江水对其发电机组进行冷却,冷却后形成的温水浇灌稻田,水稻成熟期可提前10-15天。温水稻稻粒饱满,米质晶莹剔透,营养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良,口感上乘。通过争取国家土地整理、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着力扩大水稻生产面积,依托稻米加工龙头企业,采用先进栽培技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水稻生产,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标准化率不断提高,产量质量不断提升,稻农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水稻产业化的新格局。并成立了富拉尔基温水大米协会。2009年,区内11万亩温水稻田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富拉尔基温水大米历经多年品牌建设初具规模,拥有“富拉尔基温水稻米”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为不断延伸稻米产业链条,经招商引资,黑龙江和美泰富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在富拉尔基,该公司以水稻深加工为主营业务,企业配套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瑞士BUHLER(布勒)制米生产线,年加工水稻能力为30万吨。主产品有稻米、油脂、保健食品、医药中间体等四大系列10余个品种,规模将达到东北地区先进水平。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近年来,富拉尔基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努力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擦亮城市名片,吸引了众多客商来到这里参观考察,投资兴业。

富拉尔基区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区,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全区以建设“花园城区”为目标,发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依托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为经济腾飞助力。行走在富拉尔基城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中,一个文明、开放、富有活力的园林城市正在向人们展示着多姿多彩的美丽与和谐。

“要想富,先修路。”富拉尔基区委、区政府把道路建设作为城建建设的“生命线”,不断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坚持新老并举、统筹推进。近年来,该区先后对和平路、向阳大街、沿江路、建富路等22条主次干道实施升级改造建设。同时,随着大企业的不断发展,招商引资企业数量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修建一条大件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富拉尔基区设计建设了承载能力150吨、全长18.3公里的大件路。这条大件路的建成,不仅有效解决了超重车辆损毁路面的难题,也为开发区和驻富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今年,在主要街路完成改造的同时,这个区又计划投资2800万元,重点改造团结街、民兴路东段、富江路东段、花园街北段等10条次干道,目前已经相继开始动工建设。同时,在棚户区改造、城市管理、“老旧散”小区改造、低温楼改造、污水管线改造等方面,富拉尔基区同步加大力度,争取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2015年,富拉尔基区在加强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改善乡村环境,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全区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突出干净、整洁、舒适、自然的总体要求,按照“四三三”总体规划,争取三年内把全区10个村全部整改完成。这个区制定了《富拉尔基区“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会战实施方案》,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区四个班子领导及各常委分别联系一个村,中省市直单位、区属单位、驻区企业全部包村,进行全区总动员,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分层带动农村发展,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共出动人数6670人,出车台数4551台,清运垃圾31335吨,整修路边沟41904米。栽树36600棵,栽花6500余株,砌院墙近700米,粉刷墙5500余米,乡村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富拉尔基区实施了持之以恒的大规模群众性绿化行动,努力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加大城区绿化美化力度,对红岸公园、铁西公园等重点项目和地段进行升级改造,完善迎宾大道、滨江大道、向阳大街、和平路等20条主次干道绿化,全城区各主要街道都实现了“一路一品,一域一景”的绿化效果,全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1.8%,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形成了点上植树成景,线上植树成荫,面上绿化成片的全覆盖、立体式、多网络的城市绿化格局,整个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